来源:优设 作者:姚之彼方
小学时上美术课,看到毕加索的作品,一直理解不了,加上课本讲得不清不楚,这个问题就搁到了现在。今天这篇经典好文,将艺术与设计的区别剖析得鞭辟入里,有同样困惑的同学,来揭开这个问题吧,顺便见识一个不一样的毕加索。
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理解,对它的解读是多角度的,绝对不是单一的。
举个例子,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作品,踩高跷的狗,观众对作品的解读必然会投射自己的经历。爱养宠物的人会觉得,宠物使用的东西需要越来越人性化,人类用的东西,宠物也要用!商人对这件作品的理解是,踩着高跷是吃不到碗里的食物的,有时候获得利益就必须放低姿态!政治家理解是:即使身为一条狗,那也得站在高处!
而好的设计作品在尽量减少歧义,直接的传达作者的主题思想。
概念自行车,大家都知道设计师在干什么——制造一辆从外表到功能都极度酷炫的车。
艺术走到极致能看懂的人越来越少,设计走到极致能看懂的人越来越多
艺术发展到最后很可能曲高和寡,必定有一批艺术家的作品是做給业内人看的,需要有一定的艺术经验或者艺术史知识才能看懂。其实各个领域都一样,就如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只有业内高精尖人士才能深度理解。
这是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 的著名画作《白底上的黑色方块》,这是至上主义的第一件作品,标志着至上主义的诞生。马列维奇在一张白纸上用直尺画上一个正方形,再用铅笔将之均匀涂黑。现在观众可能会说,这画的是什么,看不懂,我也能画之类的话,但是要知道马列维奇这么画绝对不是某天灵感一来乱画出来的,在视觉效果上要经过多年研究和实验才能做出这样的作品,另外必须结合当时社会环境来看。
1914 年到 1918 年正在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张作品 1915 年在彼得格勒的《0、10 画展》展出,引起极大轰动。观众们在这幅画前纷纷叹息,“我们所钟爱的一切都失去了。……我们面前,除了一个白底上的黑方块以外一无所有!”要知道作者创作这张作品是在 1913 年,大战爆发的前一年,马列维奇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危机的到来,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所以当时的观众,看到这件作品时候自然联系起当时局势,从而解读它。
(PS:从马列维奇创作这件作品到展出期间,俄国危机深重,东线忙着打一战,国内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工人罢工,十月革命的风暴正在酝酿,如此动荡的社会形势下,艺术家坚守在自己的土地上,没有丝毫逃避,依然握紧画笔,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俄国人民仍然会举办画展,许多人会去观看。这不仅仅是对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
设计由于设计本身必须具有功能性,作品的受众不会有学术门槛。所以,好的设计作品是非常受大众喜欢的,比如 21 世纪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件产品——iPad。
艺术让人觉得世界多元,设计让人觉得世界美好
艺术的主题可以是美好温暖的,可以是尖锐痛苦的,也可以是郁闷恶心的。让观众感到不适的作品未必不是好作品。
这是行为艺术家 马里娜 阿布拉莫维奇 Marina Abramovi 早期的行为艺术,她在房间贴出告示,准许观众随意挑选桌上的 72 种物件与艺术家进行强迫性身体接触。在这 72 件物品中,有玫瑰、蜂蜜等令人愉快的东西,也有剪刀、匕首、十字弓、灌肠器等危险性的器具。其中甚至有一把装有一颗子弹的手枪。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 Abramovi 把自己麻醉后静坐,让观众掌握所有权力。这个表演历时 6 小时, 在这个过程中, 观众发现她真的对任何举动都毫无抵抗时,便渐渐大胆行使起了他们被赋予的权力,艺术家的衣服被全部剪碎,有人在她身上划下伤口,有人将玫瑰猛然刺入到她腹中,有位观众甚至拿起那上了一颗子弹的手枪,放入她的嘴里,意欲扣下扳机。
这是艺术家最接近死亡的时刻,直到另一位观众惊恐不已地将手枪夺走。在被施暴的过程中,艺术家眼中渐渐充盈了泪水,心中充满了恐惧,然而她的身体无法做出任何反应,她清醒地意识到:他们真的可以对我做任何事!麻醉结束后, Abramovi 从椅子上站起,带着累累伤痕,双目含泪,她缓缓走向观众,用目光对他们进行无声的控诉。面对艺术家那愤怒悲伤的眼睛,现场观众反倒恐惧了起来,他们纷纷后退,然后开始四散逃跑。
Abramovi 在后来的访谈中说道:“这次经历令我发现,如果你将全部决定权交诸公众,那么你离死也就不远了。”(What I learned was that… if you leave it up to the audience,they can kill you)。对于“受害人”Abramovi,这样的表演比肉体的创痛更加痛苦,她用了仅仅 6 小时就体察到了人类的弱点和黑暗,这种心灵的伤痛很难用语言描述。
“欢乐并不能教会我们什么,然而,痛楚,苦难和障碍却能转化我们,使我们变得更好,更强大,同时让我们认识到生活在当下时刻的重要性。”多年之后,Abramovi曾这样解读自己对于痛苦身心经验的探求。
设计作品如果是让观众抵触,那是挺失败的。好的设计作品是让人感到舒服的。
传统插座——一个被广泛运用的失败设计。
自由的艺术是好艺术,合理的设计是好设计
一件打破传统,发人深思的艺术品是好的艺术品。20 世纪各种流派纷纷涌现,在今天似乎每一派都有继承者,当继承者们逐渐完善这个流派的精神和技法,犹如铸成了一个茧。技法越好思想体系越成熟这个茧就越坚硬,打破它就越困难。这时如果有谁能破开茧,那就是大师。
举出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大神毕加索。在毕加索之前,古典写实已经发展到了巅峰,在这个领域不论构图,题材,各种矿物颜料的选择,前人都已经探索到了极致。并且 20 世纪,照相术和电影都已经出现,人们不需要传统写实绘画来记录生活。这无疑把写实绘画逼到了绝路。毕加索从小被作为美术教师的父亲逼迫学习古典写实绘画。14 岁时技法大成,造型很精准,下笔如有神。完成一幅作品后,每每提笔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他父亲看了他的作品后,自叹不如,把自己的全部画具送给了 14 岁的毕加索,从此金盆洗手,封笔不画了。
毕加索12岁的作品
毕加索16岁的作品….
画画的朋友都知道,当你一种技法掌握得很熟练时,其实突破是很难的,技法的纯熟是一个无形的禁锢,艺术家往往不敢去打破它,有的想不到去打破它。但是天才毕加索,在古典写实绘画日暮途穷之时,做了一个伟大的变革,从而开宗立派,影响至今。请看下图。
这是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作品,整个画面平面化,打破传统的透视。仔细看画中人物的脸,是两个侧脸拼成的正脸。传统透视中,一个角度只能看见人脸的一个面,但是这张作品中同一个人出现了左脸,右脸,正脸!以前从没有人这样画。说明毕加索画画的时候,一会跑到左边画,一会跑到右边画。
再看画面人物身体上的圆形,如果理解为胸部,那似乎也不在正确的位置上。说明整个画面就没有透视点或者有多个透视点。毕加索不是站在一点去观察对象的,而是全方位立体的观察对象的!(但是立体主义名称的由来不是因为他立体的观察,而是画面上有很多小方块,有空我们再开个帖子讲这个)毕加索打破了传统写实绘画的茧,获得了自由,并为后来的艺术家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但是设计不能和艺术一样自由。就平面设计而言,必须构图合理,色彩搭配要讲究,使用的字体要推敲,图案要取舍。各个方面要能达到一种“和谐的张力”那才能是好的平面设计作品。工业设计也一样必须符合物理学规律。当然,也有很多设计师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的是目前科技水平还没法达到的。
这是一个获得太空能源的环保设计。将卫星发射到太空中,在那里它将展开 1.5 英里长的太阳能吸收板,并且源源不断地向地球输送清洁的能源。日本早已在此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卫星可以发射上去,收集太阳能也没有问题,但输送的能源束不太好控制,在太阳能被转化成能源束并发往地球时和地球上的接收器对接不好,经常偏离,从而把接收器附近的东西都烤焦了。研究人员正致力于解决这个潜在的灾难,但目前为止,毫无头绪。我们不能说这不是个好的设计,只有可能某些方面不太合理。
艺术趋向于和观众互动,设计一直是单向传达
艺术品不能高高地放在象牙塔上,它要有公共性与互动性,观众对艺术品不同的解读就是思维上的互动。艺术家在传达个人思想的同时,也希望能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反馈。请看下图。
这是草间弥生(Yayoi Kusama)2013 年在上海展览的现场。观众可以从工作人员那里得到一些圆点贴纸,并且可以把它们贴在展厅的任何地方。这本身就是一件作品,观众也参与了创作。每个人都贴的很开心。这真的是让人终生难忘的一个房间,从过程到效果有莫名其妙的欢乐气氛。
对设计作品而言,观众或者使用者是不会参与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去的。设计师拿出什么,观众就接着什么。
迪拜的旋转塔(Da Vinci tower),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伟大创举。
首先,这幢楼的每一个层楼都能独立旋转。你没看错,每一层都能自动旋转!每层楼每分钟最多旋转 20 英尺(约合 6 米)的幅度,90 分钟将旋转一圈。这将使得整幢大楼不断变换外形,而且不同时间、天气下,会显现出不同色彩。这是一座综合大楼,包含酒店、办公室及住宅。每户都能拥有多角度,无与伦比的景观。
其次,迪拜旋转塔施工方式号称全球首创,是第一座完全由预先定制部件建造的摩天大楼,这一建筑方法被称为“菲舍尔法”。方法就是在意大利南部阿尔塔穆拉市一间厂房内预先组装好每一个单位,配备所有水电系统以及从地面到天花板、浴室、厨房、储藏室、灯具和家具等全部装修。再运到迪拜现场进行组装,沿着中央的固定水泥主干一层层组装,可在极短时间内竣工。一般的高楼大厦现在平均每六个星期兴建好一层,但这幢动感大楼每一个星期便建好一层,比普通建造方式减少五周,可以把建筑成本降低 10%。
而且这座旋转塔的电力来源也很特别,,菲舍尔在每两层楼之间的夹层都设计风涡轮机,等于全楼共有 79 套风力发电设施。风涡轮机的外形特别,由碳纤维制成,因此保证了安静性。此外,在每层楼顶都设置太阳能集能电池,一共 80 层高建筑就等于有 80 个屋顶,通过旋转系统,光辐电池可以获得最大的日照辐射量。只要每层楼有 20%的屋顶暴露在阳光下,能够收集的能量就是一般大楼的 10 倍,建商宣称旋转塔的环保能源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多出来分给邻近的建筑物使用。换句话说,整座大楼所需的能源都是自给自足的。 此外,大楼的居民们可以通过电梯将自己的车停放在自己的公寓中。
如此梦幻的设计。人们只能叹为观止,根本不可能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去。
艺术多与文化有关,设计多与科技有关
艺术越往前发展经常和社会学,心理学交互作用,大部分艺术家都会主动去阅读一些哲学类书籍,这样艺术作品也会有一个方向性。举个例子:
这是超现实主义旗手萨尔瓦多 达利(Salvador Dali)的著名画作《记忆的永恒》。画面中出现了艺术家标志性的符号,软表和蚂蚁。这两个形象在达利之后的画作中一再出现。其实这是在达利的梦境中一再出现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