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两个方面来正确的简化产品设计

UI / UI设计教程 / UI教程 /      

uimaker
UI设计师 / 江苏 南京

来源:优设   作者:佚名

关键词

很多设计师同学为了适应简约的潮流,在简化产品方面绞尽脑汁,但简化不是两个不要:这个不要,那个也不要,简化是一个细心活。今天教同学们简化双板斧:重点是什么,何时简化。赶紧来学一下吧。

“尽可能的简化一切事物,但不要简略。” —— 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

如果没有摄像头,你的手机会变得很简约但是功能就会减少。油漆桶用来装染料非常简单,但是他也有不好的一面:开盖难,扣盖难,并且每次倾倒染料都会让人头痛不已。

简约设计固然好,但并不是越简约越好的。当然,减少点击次数、标签切换、操作步骤、阅读障碍、模块数量、减少注意力分散、减少无用的页面元素,这些都会使页面变得更好。我们这些UE设计师有很多小技巧去简化事情。

合并相关的、去掉不必要的

精简冗长的、减淡不重要的

这样一来二去,你就会认为:越是简化,则体验越好。

但!是!当你第三次信心满满的使用以上方法精简掉装饰物、无用元素之后,本以为会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是不是过度简化以至于简陋了?导致用户不能更简单的去完成他们的目标,例如:

去掉APP图标下面的文字,这看起来非常清爽简约,但是这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用户瞪眼看图标,却不知道这是什么APP的概率。

(译者注:只要图标画的好,根本不愁认不出,锤子大法好,耶~)

常见的USB插口,设计的非常简约,方方正正,但是每次想插进去往往要插三次以上:正插感觉不对,翻过来感觉更不对,又翻回去一点点对齐。

试想:如果把USB插口做的复杂一些,例如:设计成字母D的形状,这样人们看一眼就能知道反正,就可大大减少了插错的概率。

一款手机APP有很专业的手势操作功能,熟悉后轻轻画出手势即可打开功能,看似美好。可事实是绝大部分用户都被手势学习难住了,从而直接放弃使用APP。

这有一个云同步软件,当你在本地操作文件后,云端立刻就会做出相应改变,就连删除的时候也会不会有“你确认删除吗?”的讨厌提示。

看似逻辑非常简单易懂对吧?但是人们一旦手抖删除掉了一个重要的文件,连云备份都被立即删除掉了,可以想象到用户该会有多么生气吧!

很多应用中选择国家的下拉菜单,按首字母A-Z排列了190多个国家,看似有规有矩。但是被选择概率很低的国家,例如:Afghanistan(阿富汗),Algeria(阿尔及利亚)居然也排在前面,这难道真的合理吗?

看吧,以上例子告诉我们过度简化反而会导致问题变得更复杂,就像空调开得太低或太高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一样。

挠痒要抓住重点

简化就像是挠痒一样,挠的地方不对,用力越大,,反而可能会抓疼自己。只有上下都挠挠,找到真正的痒处,才浑身舒坦。所以说,简化事情除了要掌握好力度,更要找对重点。

以设计师的角度去简化,不一定代表广大用户就会满意。简化只是最终结果,我们的真正目的是让用户使用起来轻松愉悦。设计师可以沉醉于简化,但是能让用户用的轻松加愉快,才是设计师希望达到的优秀用户体验。

简化不是目标,而是结果,真正的目的是让用户用的开心。

保持简约的确是一个有用的法则,但是它并不能很好的反映意识形态。因为我们每次考虑简化本身的优先级高于“让用户轻松愉快”,这本身就是一件让设计师羞愧的事情。这时你自然而然会考虑把它们俩全都作为重点去考虑,但事实是最终我们都会偏向其中一方面。所以,正确的方式是把“让用户轻松愉快”作为重点。一旦作品能够让用户轻松愉快的达到他们的任务目的,你也就大功告成了。

应该何时简化

简化的主要方法是尽可能减少无用的信息。并确保所有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传达信息所用的文字和元素越少越好。但是往往条件不可能完全相同。就像把空调开得过低一样,我们多数时候会不由自主的“过度简化”,这会导致让事情变得比简化前更复杂。所以我们就算多加一点点“无用的信息”使描述更清晰,也比过度精简之后让用户看着“文言文”不知所云挠头费解强得多!

浅谈从两个方面来正确的简化产品设计

简洁的提示框按钮文字看似天经地义,你不可能想出比“OK”、“Cancel”更简洁的文案来。 但是,有时简洁的按钮文字带来的却是更多且让人疑惑的提示文字,如下图:

浅谈从两个方面来正确的简化产品设计

这是坚持使用“极简”按钮的例子,按钮虽然简单了,但用户必须去费心思理解“OK”代表的是离开,还是不离开。

浅谈从两个方面来正确的简化产品设计

“自我解释”按钮虽然文字多了一些,但是用户无需思考,一看便知应该点击哪个按钮,这难道不比原来的“简单”还要更简单吗?

结语:简单虽然重要,但用户感受更重要。简洁虽然好,但清晰的表达效果更好。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