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设计师必须知道的5个面试技巧

UI / UI设计教程 / UI教程 /      

uimaker
UI设计师 / 江苏 南京

来源:优设   作者:shejishiyj

关键词

这次来说说有关UI设计面试的一些经验和技巧,之所以想写这篇文章,一是觉得目前UI圈子的负能量太多,二是觉得很多UIuimaker.com/cg/138440.html">设计师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或者说不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对应的价值。

欢迎关注作者应骏的微信公众号「shejishiyj」UI设计狮联盟。

我们经常可以在脉脉的匿名区,或者QQ群还有知乎等平台上面发现一类朋友:我面试了10几家公司了,都等了半个月了还没有回复,现在UI市场饱和了吗,工作也太难找了吧!,这都找了两个月了!

这里要说一下,之所以没有公司发你offer,本质原因就是你的能力和公司要求的岗位不匹配。

接下来,看一组数据:波士顿咨询指出,截止2013年,世界设计师人数为9000万,而中国设计师人数就有1700万,互联网设计师的占比就有50%以上。UI设计在2000年的时候就在中国开始发展,2009年苹果公司正式把iPhone带入中国,移动UI开始红火,在2012-2015年这几年发展的最为迅速,各种培训班纷纷出炉,口号是毕业包工作,月薪6k+,这对于刚毕业的学生和转行的朋友们无疑是一根救命稻草,加上当时许许多多的公司高薪聘请一些学过点规范但只会用PS 的UI设计师,导致整个UI市场的供不应求,培训班大量的崛起,流水线式的培训“UI设计师”。

我们已经发现,2015年下半年开始UI市场的泡沫开始消散,但是依旧许许多多的人趋之若鹜,以为培训完就能拿高薪,我们都知道数量多的时候,质量决定价值,所以你还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你的价值还不够高。

那么讲这么多,我们如何顺利拿下面试这个终极副本:

优秀的作品(顶级的装备)

优秀的逻辑和表达沟通能力(操作,手速)

优秀抗压及任务分解能力(应变能力)

优秀的IQ和EQ

彩蛋问题(运气)

一. 优秀的作品

首先,请带上你认为你做的最优秀的2-3个左右的作品,当然是优秀的都可以带,但是请不要将陈年过气的作品都带上,第一,如果面试官问你你回答不出来,你也只能说一句这是很早以前做的,当时可能考虑的不周到,还不是给自己减分?第二,不成熟的作品拿出来会让面试官觉得你不够”聪明”。

其次,可能面试官会把你的效果图和最终上线产品的页面相比较,为什么?这是看你的执行力与推动能力,也看看你是不是一个对自己项目负责的人。当然效果图和上线图有差距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不一定效果图好看,落地图一般,就说明这个人能力不行,还是要综合来看的。

当然首先你的效果图要精致才行,否则连效果图都差强人意,那上线页面只会丑不会好看。是否可用,易用,我们在第二点说明,这两点才是体验的根本。

什么是好看的作品?

UI设计师必须知道的5个面试技巧

UI设计师必须知道的5个面试技巧

随便截了两张图,优秀的作品包括但不仅限于页面,从作品中能够看出你作为设计师的一个想法和创意,并如何将其执行,落地。拿一个app项目为例,为什么界面要这么设计,页面布局,控件摆放,字体大小等等,你的设计依据是什么,从视觉专业角度上分析分析你的色彩搭配以及排版方法甚至用来支撑你的设计的理论是什么。看看下图:

UI设计师必须知道的5个面试技巧

如果我是面试官,我会问几个关于作品的问题

1. 请讲述一下你的设计方法,也就是设计时候的思考,探索,以及研究测试还有验证?

2. 你是如何获取灵感,并如何执行的?

3. 多人设计产品模块时如何统一视觉风格?

4. 请详细说一下该产品用色的方案推演(不要说这是产品色)。

5 ….

还有很多可问的问题,这边只是随便提一下,目的是告诉大家,在一个完美精致的作品从想法到落地其实是有很多套路的,不是一拍脑袋一蹴而就的。如果这些问题你只能模棱两可的回答,那说明你的设计思维还比较浅,面试官想要知道的是你作品背后的想法以及做法。

水平过硬的面试官第一眼就能分辨你的设计功底,他们不需要知道你的设计能力,而是需要知道你的设计思考,以及如何团队协作。因为设计第一眼是视觉呈现,只有视觉呈现过关了,你才有继续被问后面问题的资格,就如同你没有好的装备,再牛x的技巧也是被boss一招打死。

好的作品集应该这么做:

《面试不成功别怪面试官,作品集就该做到这八个方面!(上)》

《面试不成功别怪面试官,作品集就该做到这八个方面!(下)》

二. 优秀的逻辑和表达沟通能力(操作,,手速)

首先,优秀的逻辑能力,这边面试官想要知道的是,一个产品的从无到有,设计师是如何参与其中的,一个设计方案的推演到落地,设计师是如何执行的。你的设计方案应该是有理有据的,有起因经过结果的。

比如之前面试我问了几个问题:

我:请说一下,你在项目中参与的环节,设计的流程是什么样的?

面试者:根据交互设计给出的原型,分析需求看看是否合理,思考觉得OK之后制定视觉规范再实施。

我:你是如何分析需求的?

面试者:了解需求的背景和目的,并结合用户的使用场景去分析,用同理心去观察并结合自身经验设计。

我:如何用同理心观察?

面试者:….

我:你觉得你设计的产品,用户体验好吗?为什么?

面试者:挺好的,我觉得产品可用性和易用性都非常好。

我:你的觉得好的依据是什么?

面试者:…

1. 我们经常会发现面试官喜欢倒推着问问题,希望能发现你设计最初的起点,也想看看你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是不是完整。

2. 面试官希望你用数据说话,而不是自己主观的认为,能力强的面试者是能够站在客观的角度讲实情讲的清清楚楚的。

3. UI设计需要逻辑能力还有一点是因为需要梳理业务逻辑的能力,你的逻辑能力差,也就代表你无法完整梳理业务,到时候这边忘了,那边不理解。

然后是表达沟通能力。一个表达能力不强的人,如何跟产品,开发来沟通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表达沟通能力,面试官通常也会问几个问题:

1. 假如明天产品就要上线了,这时候PM 突然又来了一个需求,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说,那就加班赶上就比较危险了。因为这里其实面试官想要知道的是,出现这样的问题,在你看来本质问题是什么,不应该是临时补救,而是思考是不是之前沟通出了问题,如何避免下次再出现类似问题。

2.当你做了你认为很不错的设计之后,在UI评审中被产品或者测试吐槽,该怎么办?

这里的考察的是设计师如何处理负面反馈的能力,以及如何快速做出心态调整 ,再进行协作。设计往往不会是完美的,我相信不能一稿过的设计师普遍存在,有时候众口难调,不仅仅 你需要有良好的处理负面反馈的能力,也需要在设计之中,拿依据说话。比如: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通过200份具有代表性样本调查,90%的用户认为这样的设计符合他们的期望,在可用性测试后相比较原来的体验,在效率和满意度上都有很大提高。这样还怕别人说你设计的不好吗?

相关参考:《为什么你的设计方案总是被人挑战?》

UI设计师必须知道的5个面试技巧

三. 优秀抗压及任务分解能力(应变能力)

这里的抗压和分解能力很好理解:

1. 如果多需求同时接到该如何做?

2. 多线程处理问题时候的技巧和心得?

3. 项目被延后或提早之后的该怎么办?

4. 对于加班这个事情怎么看?

5. 谈一谈你设计过程中遇到最困难的事,并说一下是如何解决的

这边就不细说了,因为每个人经验各不相同,在面对以上一些问题,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人毕竟是活的。更希望大家仔细的去思考一下,面试官问你这个问题到底想听到什么样的回答。

设计协作经验:《聊聊那些明明可以避免的协作冲突》

四. 优秀的IQ和EQ

我们更希望能和聪明的人做同事,因为沟通起来可以简单有效率。聪明的人一般表现出这些特点:

1. 自我认知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突出,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及能力快速对项目及事情进行评估,并产生出优化后的策略。

2. 逻辑缜密,思维跳跃。通常你跟他说第一句话,他就能明白你想问的本质问题以及解决答案,这样沟通起来效率就大大提高了不是吗?

3. 好奇心重。一个聪明人总是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对身边的人、食物,学习的工具,流行的趋势,等一切他们不了解的事物都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学习能力强,但是好奇心不够,他的知识面也有很有限,从而更不可能去发现新的事物并去关注了。

4. 看待事物和观点的态度。有时候我们往往会因为一件事而坚持自己的态度,即便这件事和你提出的观点是错的,当有证据证明它们是错误的之后,能够改变自己对事情的态度以及改变错误的观点,其实并不是很容易的

5. 为人处事。聪明的人都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他们谦逊待人,心胸宽广,但是这些在面试的时候可能不能全面的看出来。碰到过有些面试者自视甚高,一副不可置疑的态度,自信心爆棚,但是这样的人很难客观的处理事情,以及讲述观点,对公司和团队来说没有一点好处。

UI设计师必须知道的5个面试技巧

五. 彩蛋问题(运气)

通常到这里也就到了面试的尾声,但彩蛋问题并不局限于最后问,甚至什么时候都可以问。从面试开始我也会打量面试者的行为,穿着,谈吐,看看这个人是不是符合我们团队的文化氛围,比如我们团队是一个很逗比很开放的氛围,如果面试者是一个一本正紧,开不起玩笑的人,那以后也很难融入我们这个团队。彩蛋问题你将随机被问到:比如你知道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叫什么名字?你最喜欢aj几,为什么?手办的种类分几种?你喜欢什么品牌?为什么?追波上流行的插画都有哪几类?平时看什么书,最新看的书里面对你印象最深的观点是什么?等等所有有可能被问到的问题,这也是考察你知识面是不是宽广,是不是志同道合有聊的来的话题。之所以后面跟了运气两个字,也是有讲究的,有时候你会发现,你的一个彩蛋回答的漂亮,可以加分很多,说不定就招你了!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