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智慧地球风光依旧 中国信息安全前景堪忧

UI / 业界资讯 /      

uimaker
UI设计师 / 江苏 南京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sunsun

关键词

+=。

早在2009年,IBM发布了宏大的“智慧地球”科技构想理念,勾勒出能够撬动地球的智慧力量,并包括新锐观察、智能运作、动态架构和绿色节能等重要维度。如今,IBM的下一步战略部署引发了中国政府对信息安全的隐忧。

4月9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在一份专题报告中指出,“智慧地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立传感器在基础设施和制造业设备上,捕捉运行过程中各种信息,并通过传感网,进入互联网,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发出智慧指令,再反馈回去到传感器,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产生巨大收益。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美国试图采用信息网络技术,从控制一台计算机、一台发电机,到控制一个行业甚至各国经济。对于这些新理念和新战略的公布,有人提出在启迪我们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切忌受制于人。

1_100226203739_1.jpg

威胁来袭

2009年1月28日,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的一次圆桌会议上,IBM CEO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抛出了“智慧地球”概念。其战略定义为:将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建筑、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形成物物相联,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其整合,实现社会与物理世界融合。

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锋认为,IBM“智慧地球”战略与美国国家战略挂钩,如果顺利介入涉及国家机密信息的领域,中国铁路、公路、电力、水利、油气管道、金融领域的动态信息将很可能被其获取,并可能进而被第三方利用。对于中国而言,在建设“智慧地球”的过程中,如不能坚持“自主可控”原则,国家风险将会凸显。

同时也有专家表示,“智慧地球”中的关键:传感器网络、云计算、超级计算、软件服务化、数据整合与挖掘等,都是IBM的核心技术优势,IBM很可能借此机会再次占领竞争制高点。而IBM在中国关注领域多半是资源丰厚、资金充沛的重点行业。倘若IBM大规模获得类似资源,中国有可能被其高附加值产品消耗掉大量资金资源,严重削弱对本国企业的扶持力度,深刻影响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效果和产业转型。此外,“智慧地球”所涉及都是核心软硬件领域(如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软件、嵌入式软件、集成电路等),如果通过物联网络覆盖医疗、交通、电力、银行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以现有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难以保证敏感信息不外泄。

如何应对

在看到信息安全受到挑战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理论需求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大部分外资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多是理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集成,而中国企业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技术和管理层面的竞争。

理论不仅具有预见性,而且具有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与号召力。可以想象,当IBM抛出“智慧全球”构想后,它就可以不断地召集企业、政府,将各种利益相关资源整合、聚合在自己周围;研讨会的形式,能够帮助外企不断阐述自己的理念和观点,推广产品;而国内企业若不具备这种理论上的优势,更多只是依靠常规市场营销手段,长此以往明显处于弱势。目前阶段可以认为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但随着时间推移,差距慢慢拉开并日益凸现。

后续

一个“智慧地球”再次引发了国人对信息安全的探讨。近年来“智慧客车”、“智慧城市”概念的推出,一时间让我们的生活仿佛变得更加智能,如何看待高科技手段产物,怎样合理利用信息化工具以及规避信息安全隐患,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作者为中国经营报研究院分析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