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碰上“牌照门” 未来要么死亡要么转型

UI / 业界资讯 /      

uimaker
UI设计师 / 江苏 南京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马晓芳   作者:

关键词

12月4日早上,黄希威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的邮箱中赫然放着一封简短的邮件:您注册的备案号已经被取消。

为了确认这不是一个恶作剧,黄希威进一步向主管部门以及备案机构了解情况,并最终看到了广电总局下发的正式文件。

就在当天,尽管万般不舍,作为站长的他还是亲手关闭了这个已经运行6年,在国内颇具名气的BT下载网站“BT中国联盟”。

黄希威昨天告诉CBN记者,其实他很早就意识到,个人网站会因为“证件不全”招致政策处罚,但这一天的到来还是有些突然。

网站突然无法访问,立刻引来了诸多网友的猜测。

从12月5日开始,各大门户网站都出现了“BT中国联盟被关闭站长黄希威被拘捕”之类的消息,黄希威的电话几乎被亲戚朋友打爆。

他不得不在网站上挂出一条声明:接广电通知,因无视听许可证,所以工信部删除备案号,关站。

事实上,黄希威及其“BT中国联盟”网站并非孤案。

一场由广电总局主导的规模空前的整治风暴正在席卷互联网,首当其冲的就是以个人网站为主的BT类网站。

到昨日为止,国内比较主流的BT网站几乎已全被关闭。据CBN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关停BT网站数量至少达到30家左右。

一头碰上“牌照门”

黄希威提到的“视听许可证”,即广电部门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2008年1月31日开始实施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表示:“未按照本规定取得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或履行备案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

然而上述文件又规定,“具备法人资格,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的机构方可申请获得《许可证》。

根据广电总局网站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国内获得《许可证》的机构有332家。

“BT中国联盟”虽然活跃用户已经达到四五千万,但仍然是一个个人网站,一直没有实行公司化运作,公司的少量广告也仅能满足网站运营,并不具备申请《许可证》的资格。

“这次主要针对的是没有许可证的个人视听网站,而不是P2P行业,那些商业化的公司和网站应该不太受到影响。”黄希威表示。当记者试图向迅雷CEO邹胜龙了解更多情况时,对方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一家注册了公司的在线视频网站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也对CBN记者表示,他们同样对广电总局的下一步“严打”胆战心惊,因为严格来说,他们并不符合规定中“国有独资或者国有控股”的条件。

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广电总局今年以来查处关闭的违规视听节目网站已达414家。11月12日,广电总局又对“伊甸园BT&字幕下载区”等111家视听节目服务网站进行了关闭。

近日,又有传言称,从今日开始,广电总局将展开新一批非法视听试点的备案取缔工作,没有合法证件的网站将被永久性封禁。随后一份“广电总局即将关闭的网站目录”开始在网上流传,如果名单属实,下一阶段“严打”涉及的大小BT网站多达200家。

BT的未来

由于许多网民都有通过BT下载电影等文件的习惯,BT网站的大规模关闭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BT是互联网上新兴的一种P2P传输协议,全名叫“Bit Torrent”。不过,同样采用P2P技术的分享软件还包括电驴(Emule)以及迅雷。此外,包括PPLive和PPStream等在线视频网站,采用的也是P2P技术。

根据BT的运作模式,BT网站一般只提供BT种子等资源,用户通过种子与其他用户形成资源共享,BT网站实际起到相当于“牵线搭桥”的角色。广电总局的此次“严打”意味着即使不提供在线视频,也需要办理视听许可证。

事实上,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普遍认为BT与盗版密切相连,我国香港地区即出现过因使用BT而被判定侵权的案件,因此,BT更多的是以个人网站而非公司化的形式存在。

不过,存在版权问题的远不止BT。国内还存在着不少模仿YouTube的视频分享类网站,这些网站往往以网友上传的形式充斥着大量盗版影视剧。不过由于内容发布源掌握在运营方手中,随着维权风声越来越紧,这些网站正试图通过引入部分正版节目规避法律风险。

但对于资本不敢染指的BT网站,若严格按照广电部门的规定,等待它们的要么是死亡,要么是转型。

知名BT网站“悠悠鸟影视论坛”宣布将进行整改转型,未来以文字影视评论为主,BT下载服务将逐渐屏蔽。“人人影视”也表示,逐步转型只做字幕,彻底放弃视频分享。

转型也不乏成功先例。4年前败诉后,美国的BT公司被好莱坞招安,反而成为正版节目的网络发行渠道。因此是否有必要将这一技术一棍子打死,值得讨论。

黄希威对CBN记者表示,由于已经有很多商业化网站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他自己下一步不会继续做BT网站了,至于P2P行业的前景,他拒绝发表评论。

 收藏